1月8日,國家發改委發布公告,2023年9月民營局成立至2024年底,國家發改委已累計收到民營企業反映的各類問題達2742項,經過細致篩選和分類,確認有效問題共計2266項,涵蓋了拖欠賬款、政策建議、侵權糾紛、要素支持及其他多個方麵。
一、收集情況
2023年9月民營局成立至2024年底,國家發改委收到民營企業反映問題2742項,
(1)紙質來信1129項;
(2)座談調研688項;
(3)民營經濟發展綜合服務平台(2024年12月8日上線)402項;
(4)委網上信訪留言322項;
(5)網上建言獻策專欄留言164項;
(6)工作電話37項。
扣除重複反映、非民營企業事項的問題後,共計2266項,其中,拖欠賬款類870項、政策建議類709項、侵權糾紛類318項、要素支持類168項、其他類201項。
2024年第四季度,扣除重複反映、非民營企業事項的問題後,共計1143項。其中,拖欠賬款類625項、政策建議類334項、侵權糾紛類74項、要素支持類44項、其他類66項。
二、辦理情況
對收到的2266項有效問題,已辦理並進一步跟蹤問效1097項,正在推動辦理1169項。其中,2024年第四季度已辦理並進一步跟蹤問效475項,具體辦理情況如下:
(一)拖欠賬款類已辦理並進一步跟蹤問效198項。例如某企業反映當地政府有關部門拖欠其30餘萬元谘詢費8年,經協調,當地政府積極籌措資金,收到問題1個月內還清拖欠費用。又如某企業反映當地政府拖欠2024年“亮燈”工程款約300萬元,經協調,雙方簽訂了還款協議,當地政府積極籌措資金按還款協議定期償付欠款。
(二)侵權糾紛類已辦理並進一步跟蹤問效105項。例如某企業反映已與當地街道簽署投資共享電動車合作協議,但當地有關部門以隻允許在封閉區域內運行為由予以叫停,給企業造成損失,經積極協調,已幫助企業聯係在某大學封閉校園內開展運營。又如某企業反映與某縣政府簽訂建設物流城的合作協議,並已投入前期資金8000餘萬元,但當地政府更改規劃並單方麵違約,給企業造成損失,經協調,當地政府與企業依法解除協議,並通過土地置換等方式逐步償還企業投入資金。
(三)政策建議類已辦理並進一步跟蹤問效42項。例如某企業建議組織國內手機製造企業交流合作,促進供應鏈和海外市場良性健康發展,國家發改委會同有關部門、協會、手機製造企業召開座談會,搭建溝通橋梁紐帶,促進企業間良性合作。又如某企業反映一些領域招投標活動中“價格分”權重過高,加劇行業內卷,經協調,有關部門對相關招標企業進行了業務指導,優化了相應評標標準,並就解決低價低質中標問題提出了政策舉措。
(四)要素支持類已辦理並進一步跟蹤問效40項。例如某企業反映其探礦權已到期,希望當地有關部門對其探礦權延續予以批準,經協調,當地政府組織多部門聯合對接企業,按程序完成了縣級審查,目前正開展州級審核工作。又如部分民營企業反映融資困難,國家發改委積極引導企業通過支持小微企業融資協調工作機製獲取銀行貸款支持。
(五)其他類已辦理並進一步跟蹤問效90項。例如某企業反映其銀行賬戶被有關方麵凍結,企業無法正常開展生產經營活動,經積極協調,有關方麵解封了企業部分賬戶,企業生產經營得到有序恢複。
(總台央視記者 張藝瑾)
⩲025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版權所有。未經許可,請勿轉載使用。